郭小海觉得刘三有些多虑了,这几个年轻人从眼神中,他就觉得很单纯,而且,他直觉的感觉,他们都是和陈宦差不多类型的人。当初见到陈焕的时候,不也疑虑重重吗?结果呢,自己赌了一把,收获了这样一个足智多谋、又忠心耿耿的兄弟。
三天后,吃混沌的那个为首的小子,叫做马光明的,竟然真的带着两个小子,一路找来了。郭小海大喜过望,这三个年轻小子,综合素质出众,明显的比那些无业游民出身的队员要本事的多。郭小海便想着,保险队已经划分为三个独立小组,不妨便把这三人分派去担任队长,锻炼成队伍的中流砥柱。
刘三却反对,陈宦也反对,考虑到这几人都是初来乍到的外乡人,还什么情况都不清楚,这样轻易的授予重权,既有隐患,也不服众,应该先从小兵做起,考验一下他们的能力,树立起威信来,同时也能考验出忠诚度来。
郭小海觉得有理,便将几人暂且安放了下来,一边暗中观察。
几个月时间转眼过去了,这马光明几个果然不错,来到之后,训练刻苦,为人热心,不禁要做什么做什么,忠心耿耿,而且枪支快马这些科目,上手极快,就跟老手似的,很快,便获得了大家的认可。
转眼间,中秋将至,郭小海正琢磨着,这两日宣布对三个人的任命,可这时候,马光明和他两个同伴却来了,他们是来请假的,说已经来了这么长时间了,一直没回去,佳节将至,他们挂念家中的父母亲人,想要回去看望一下,顺道也报个平安,所以请假几天。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请假的不止他们,还有一些,郭小海一听这个理由,没有丝毫犹豫,便同意了,临行前,还给每人发了十两银子的盘缠。
还有两天就是中秋了,这天夜里,朗月当空,郭小海揽着回来不久的大丫头,刚睡没多久,外面陡然传来了一阵枪声,随后梆子铜锣的警报声骤然响起。
有人要来砸窑了!郭小海不禁一惊,跳起身出得房来,只听西南方向两声炮响,随即枪炮声已经响成一团,火光亮起,映红了半边天空。
西南方啊,郭小海心里不禁一紧,那里因为地处山坳,偏僻得很,而且陈宝山要到哪里,还得绕道,所以郭小海在那里的防守力量最为薄弱。来的这是哪路胡子啊,怎么会知道自己的防御薄弱处呢?
枪声已经逼近,郭小海无暇多想,正召集四散的士兵准备冲出去支援呢,几匹快马,驮着几名汉子,已经急匆匆的冲了过来,正是陈二虎他们。
“二弟,不好了,是陈宝山那个老狗,带着大队人马,还有两队毛子的哥萨克骑兵,挡不住了……”
枪声炮声,人嘶马鸣,呐喊声、喊杀声,已经传到了近前。郭小海一时心乱如麻,常二虎叫道:“二弟,快走吧,再不走就来不及了!”
大丫头已经披着衣服跟着奔了出来。此时陈宦和刘三又带着几个人来了,郭小海一看身边,也就这几个亲兵了,当下也无心再顾,他跳上白马,长枪一挥:“兄弟们,跟我冲!”
他现在,哪里还顾得上大丫头,常二虎随后一看,次哈斯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防、授受不亲了,忙跳下马来:“上来,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我来驮你!”
那边郭小海跳上白马,来回驰骋,一边不住大喝道:“都不要慌,跟我冲出去!”终于收集了三五十个人,后面常二虎背上了大丫头在身上,跟在他后面,真如就救阿斗的赵子龙一般,四处冲杀。谁知道对方好像知道他的每一步机关、每一条小路一般,四面皆被包围!
“抓住他,他就是头领郭小海!”一个声音大喊道。
激战火光中,郭小海一看,不禁登时心寒。喊话的,赫然是那个投奔来的马光明,分头带领官兵的,赫然也是那几个小子,原来他们真的是做内盘的!
郭小海心里又怒又急,红着双眼,来回冲杀几处,终于从西北角冲了出去,一行人在夜色中,匆匆打马狂奔。
天亮的时候,一行人终于在辽河边停了下来,郭小海清点了一下人数,身边仅仅还跟着二十余人,个个灰头土脸,满身烟火之色。
惨啊,就因为自己轻信小人,结果所遇的一切,一夜之间付之东流……小海心里不禁悲痛,看了眼旁边的陈宦,真是欲哭无泪。
众人溃逃一夜,早已疲乏不堪,只好在河边休息游荡,还好,常二虎是闯荡江湖的老手了,带着人,在附近村庄找到了一些干粮,回来给众人分着吃了。
太阳出来了,辽河岸边,郭小海坐在那里,迎着河风,背影落寞。
“哥……”大丫头来到了他的身后,远远地,陈宦几个人正关切的看着这边。
“你已经坐了一夜了……”大丫头道,身后把手里的一个玉米窝头递给了他,“吃点儿吧,要不然,身体会垮的……”
郭小海接过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来,身后拉住他,把她拉进了自己的怀里。此刻,他已经不去想以前的世界怎么样了,不去想怎么再回到以前了。现在,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,已经跟这里的一切有了不可断的联系,有自己的女人,那边还有誓死追随自己的兄弟,他不能垮,是的,虽然遭受了这么大的挫折打击,但是他绝对不能垮。
大丫头拿着窝窝头,想给他吃,眼圈里已经有了红意。
“我不饿,”郭小海笑道,摸了摸她的长发辫子。
“哥,咱们……上哪儿去,以后还能回来吗?”大丫头不禁问道。
“回来,一定会回来的!”郭小海站起身来,初升的朝阳照在他身上,霞光万道,似乎也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力量!
“二庵,喊上大哥、刘三,咱们开个会!”郭小海冲着不远处的陈宦挥手道。
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,身负《发达秘籍》,又潜心研究过《伟人选集》,商场官场都历练过,郭小海觉得自己没有理由不能东山再起!
辽北高家庄。
这是一处大镇,实力相当雄厚,镇内商号就达到五六十家,富户更多。但是却没有一股胡子敢轻易的觊觎这里,家大业大,他们的防御力量自然也无比强大。高家庄的周围,修有土墙城楼,光请的炮手就有三十多名。高家庄往北,就有一股实力强大的胡子,首领叫冯大脑袋,试着东三省胡子里首屈一指的老字辈巨头,部众过千,但是也从来没有大国高家庄的主意。
除了实力方面,还有一个说法,是说冯大脑袋虽然是胡子,但是却算是一股清流,为人侠义,盗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亦有道。
此时,在离高家庄不远的一处叫雷家村的小村里,村长家正在烧锅做饭,杀鸡宰羊包饺子呢,他们要款待的,是一个年轻人统领的胡子,二三十号人,都是快马快枪,虽然一个个有些狼狈,但是仍能感觉得到这支队伍的彪悍之意。
也在正因为此,再加上看着领头的年轻人一身正气,还带着个女人,所以这雷家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对这些人的到来,便采取了好酒好饭伺候着的策略。
来的这伙子胡子,哪里是别人,正是狼狈逃窜的郭小海一行。一连几天,他们就在辽河畔东躲西藏,又收揽了些溃散的部众,几次会议之后,他们决定要去投靠辽北的大胡子,冯大脑袋。生逢乱世,陈宝山又一意的想赶尽杀绝,郭小海他们现在要想立足下来,只有先找棵大树依着,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部众们在院子里喂马休息,屋子里,郭小海端着大瓷碗,一边吃着饺子,一边听着叼着旱烟袋的老雷村长跟陈宦他们唠嗑。
聊的,自然都是高家庄的情况。要投奔冯大脑袋,必须要从高家庄借道过去,可这个年月,自己又带着这些人马,他们会借道让过去吗?
如果是自己的话,想都不要想,尤其是这会让那几个内鬼给下套害的这么惨,郭小海现在谁都不会相信。
高家庄兴旺的很,现在主事的,是一个老秀才,叫做郭云天的,团练的头目,是个叫胡元甲的汉子,巧的是,原来也是个做豆腐的。
这些情况,老雷村长知道,但是会不会借道让他们过去,他也难知道。屋子里,一时陷入了沉寂。
(本章完)